教学是更大的科研,科研要为教学服务
——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学科教学论教师第17次工作会议
暨高校教师教研论坛圆满结束
11月17日,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学科教学论教师第17次工作会议暨高校教师教研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宾馆一楼会议厅召开,副校长夏立新、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何静、教授王后雄以及全校学科教学论教师参加了会议,教师教育学院和学科教学论专业的全体研究生也到会学习。参与本次学习的教师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各学科部分非教学论教师。
会议由王后雄教授主持。
首先,夏立新副校长对现在的学科教学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要求教学论教师加强研究性学习,增强自我发展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同时,夏校长还强调大数据时代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从长远角度、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把自己的教学技术、艺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职业突破。夏校长还说:“在新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深入而广泛的渗透与融合,教学也是科研,而且是更大的科研。因为现在的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教学工具也不再是一支粉笔加三尺讲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等,无不需要教师的研究。同时,在大数据时代,日常的教学工作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科研积累着大量的宝贵数据和第一手资料,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不仅如此,作为大学教师,我们不能将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也要为教学服务,没有科研的教学很难走远。”
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何静对整个学校到学院的教师教学发展建设工作表达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她通过对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让大家了解到学科教学论建设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同时,她还介绍了师范教育提升、创新发展的路径,希望全体师生能找准自身发展的定位和优势,齐心协力帮助学校教师教学工作发展更进一步。
此次论坛主题是“教学艺术的养成与国际期刊论文的发表——质化数据和学术写作”。论坛持续一天,安排了三场学术报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如密教授的“教学艺术与风格的养成”、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蔺亚琼教授的“教学艺术:质性研究的方法与秘诀”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乔雪峰教授的“从质化数据到国际期刊论文:数据分析与学术写作”。李如密教授根据自身多年的从教经历和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介绍了高校教师教学工作中教学艺术的构成和发展应用模式,分享了教师教学艺术养成的经验和途径;蔺亚琼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质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用教学案例的形式向大家分享了高校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常见误区及正确方法;乔雪峰教授结合高校教师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分享了科研中如何建立各个部分的研究内容、文章结构之间的关联及论文中争议性问题的处理办法。
会议结束后,王后雄教授高度肯定了三位专家的讲解和分享,他说:“从三位专家分享的经验不难看出,在信息化时代,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我们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平时要多注意积累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宝贵素材和第一手资料,为科研服务,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围绕我们的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从而不断升我们的教学水平。”